周朝建立之后,沒兩年,周武王就死了,周公旦成為了周朝的實際統(tǒng)治者。周公的主要貢獻之一就是“制禮作樂”,制定了宗法制,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“嫡長子繼承制”。在宗法制中,嫡長子高于其他兒子,而嫡子的地位又遠遠高于庶子。
不知道諸位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會出現(xiàn)這種比較違反人性的事情?作為男性可能會對不同的妻妾有不同的感情,但是父親怎么會差別對待自己的孩子呢?兒子多了,可能不好說,但是兒子少的時候,怎么也會嚴格執(zhí)行呢?并且,發(fā)展到后來,庶子是備受整個社會歧視的,作為孩子的父親怎么會允許呢?尤其是父親是位高權(quán)重的貴族的時候?
以致于最終發(fā)展到,“爾母婢也”成為了一句最惡毒的罵人的話,幾千年來一直到現(xiàn)在都沒變過。
周烈王崩,諸侯皆吊,齊后往。周怒,赴于齊曰:‘天崩地坼,天子下席。東藩之臣田嬰齊后至,則斫之!’(齊)威王勃然怒曰:‘叱嗟,爾母婢也!
《春秋》的第一個故事就是魯隱公的故事,魯隱公因為是庶子,也就是“婢養(yǎng)的”的緣故,不能繼位,只能代替幼弟攝政,最終被殺!為什么魯惠公臨死前,不立成年的兒子,雖然是庶子的息姑,而立幼子但是是嫡子的公子允?最最關(guān)鍵的是,連魯隱公自己也堅持覺得應該這么干!為什么會這樣?這違反人性??!也違反常識啊!
考察先秦的婚姻制度,有一條非常奇怪的規(guī)矩,叫做“三月廟見始成婦”。這條規(guī)矩表面上是說,新婚夫妻成婚三個月之后,新婦才能拜見祖廟,正式成為媳婦。這結(jié)婚還有試用期的嗎?當然,這條說的實際上是,新婚夫妻,過了三個月才能圓房!圓房之后,媳婦才算得到認可。
我們都知道先秦時期,男女之間性觀念是非常開放的,婚前性行為是非常普遍的。偉大的孔夫子就是因為婚前性行為出生的。甚至國家會在每年春三月的時候,在城外的樹林里,開辟出一塊專門的地方,提供給青年男女?!对娊?jīng)》中也有相關(guān)的詩句:
東門之楊,其葉牂牂。昏以為期,明星煌煌。
東門之楊,其葉肺肺?;枰詾槠冢餍菚啎啞?/blockquote>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,就是古代的貴族男子成婚之后,就有接盤的風險??!而且古代宗法制下,家族的血緣問題是非常嚴肅的政治問題,不容一點含糊的。于是就出現(xiàn)了,新婦三月廟見之禮。為什么是三個月呢?因為懷孕三個月就能被檢查出來了。
但是,這一套禮儀是用在娶妻身上的,只有正妻才會這么玩,除之外的姬妾,沒有這套規(guī)矩。也就是說一個女子成為某個貴族的男性的姬妾的時候,很可能已經(jīng)懷孕了。甚至是被納為姬妾之后,這個女人也可能會和其他人發(fā)生關(guān)系。主人不想管,實際上,應該也是管不住的,太監(jiān)和宮女還能對食,很多事情怎么可能管得住?
田氏代齊時,田成子廣納美人,同時放開大門允許他的門客,進去與自己的姬妾偷情,最終到田成子時,這些美人為他生了七十多個庶子,于是田氏宗族的勢力大盛,后來最終取代姜姓齊國建立田氏齊國。
由此,我們應該明白,為什么古代嫡子和庶子之間地位差距這么大了!因為庶子的父親根本不能確定這是不是自己的孩子,只能確定和這孩子的媽睡過!現(xiàn)在人家找上門來了,總不能賴賬吧!古代又沒有親子鑒定,這事誰能說得清?
至于為什么嫡子地位,則是因為相對來說可以完全確定是親生的。因為正妻的娘家可以做保證,成婚后,規(guī)矩也多,可以放心。
而,中國人又是非常好面子的,不好把這話說的太明白,只好籠統(tǒng)的說成是“庶子”。于是,如果直接說“爾母婢也”,無論真假,實際要表達的意思也就非常惡毒了,沒人能夠受得了了。
于是我們可以看到,到了明清時期,對于女性的壓迫日重,對于性的管制也非常嚴厲,嫡庶之分就不像之前那么嚴重了。尤其是宮廷里皇家,明清皇室基本都不區(qū)別嫡子和庶子了。
其實,仔細想來,在古代,一個人能夠把庶子和嫡子當成一樣的,一視同仁,應該說心也是很大的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