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史開眼界,讀史可明智。今天,三亞發(fā)布“夜讀歷史”欄目為大家推送的是——《自古瓊瑤稱此島》。
海南簡稱“瓊”,這個“瓊”字來源于歷史上的瓊山縣,而瓊山縣的得名,則源于一座名叫“瓊山”的小山。《瓊山縣志》記載:“因境內白石都有一座山叫瓊山,泥土石頭潔白潤澤如玉,便以山名為縣名?!弊源艘院?,海南的名稱與“瓊”字結下了不解之緣,素有瓊州、瓊臺、瓊崖、瓊瑤、瓊島之稱。
而“瓊”字與行政建制名稱關聯的例子,從古至今,不勝枚舉。如瓊州府、瓊崖道、瓊州學宮等,比比皆是;從瓊山、瓊州,到瓊東、瓊中、瓊海,而瓊南、瓊北、瓊西等,不計其數;海南烹調的菜肴叫“瓊菜”,月餅則叫“瓊式月餅”?,F在的路名、橋名有“瓊山大道”和“瓊州大橋”等。
遠眺白石山。
1 丘濬詩中的“珠崖第一山”
500多年前,海南明代大才子丘濬年輕時寫過一首題為《瓊山》的詩:“環(huán)海三千里,珠崖第一山。名馳四海內,秀出萬峰間。月下森瑤簡,風前振佩環(huán)。孤高猶潤澤,蠟屐未容攀。”丘濬在詩中把“瓊山”稱為“珠崖第一山”,可見“瓊山”的來歷非同尋常。
在海南的很多古代地圖中,都將這座低矮的“瓊山”在顯著的位置標出。如正德《瓊臺志》中的瓊山縣境圖不僅標出“瓊山”的地理位置,還把位于“瓊山”下的白石村標出;1950年10月印行的《瓊崖行政區(qū)新地圖》,是海南島解放后發(fā)行的第一張行政區(qū)域地圖,也特別標出“瓊山”的地理位置。而這一切,緣于“瓊山”是海南“瓊”字系列名稱的發(fā)源地,也緣于古籍中的各種記載。
??谑协偵絽^(qū)甲子鎮(zhèn)白石山上狀如猴子的白石。
上世紀60年代初,郭沫若來海南視察時,寫了一首題為《頌海南島》的詩,以“自古瓊瑤稱此島,珠崖畢竟占春先”的詩句來贊美充滿生機的海南島?!碍偓帯敝傅氖敲烙瘢押D蠉u稱為“瓊瑤”,最早出自南宋人王象之編纂的《輿地紀勝》中關于“瓊山”的記載:“《圖經》云:瓊之取義,蓋瓊山縣奉化鄉(xiāng)有瓊山、白石二村,土石皆白,似玉而潤。種薯其上特美,所產檳榔其味尤佳。意者其石如瓊瑤耳?!?/p>
2 縣志中的“瓊山”傳說
相傳,初唐時,現瓊山地屬舍城縣范圍。一天,舍城的文武官員騎馬往城南郊游,來到一座風景秀麗的山上。這山上遍布潔白潤滑的白石,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樹木。山腳巖泉涓涓,農田平闊,碧波蕩漾,呈現出一派旖旎的自然風光畫卷。見此光景,文武官員下馬登山,文官即景吟詩作賦,武官穿山打獵。
他們走過蜿蜒的山道,來到一個小山村,村里房舍全用白石建造,屋內石桌、石椅、石床等日常用具均為白石所造,潔白如玉,村名叫“白石村”。村里的農戶,心靈手巧,勤勞樸實,采本山之石雕制各種生活用具出賣,過著衣食不愁的日子。文武官員進入此村,一個個為景所迷,流連忘返。
貞觀元年(627年)廢除舊制,建立新縣。在職的文武官員想起前年郊游白石山的奇遇,便紛紛提議,取城南白石山的白石潔潤如玉的含義,取名“瓊山”。這個建議很快得到采納,新建的縣便取名為“瓊山縣”,瓊山縣名自此而始。
白石山上潔潤如玉的石頭。
有意思的是,這座布滿潔潤白石的小山,自從取名為“瓊山”后,1300多年來,整個海南島的行政、地名、人名、商號和人文風俗等等,都與之結下不解之緣?!碍傊荨钡牡妹売凇碍偵健倍鴣?,“瓊臺”則從瓊州演變而來。據《方輿勝覽》載:“瓊山在本縣,有瓊山、白玉二村,其石皆白,似玉而潤。州以此山而得名?!?/p>
貞觀五年(631年),唐朝廷以瓊山、萬安、臨機等五縣并置為州,立州治于瓊山的舊州。由此,取州名為“瓊州”,瓊州作為海南的別稱自此開始。宋神宗熙寧年間,瓊州置瓊管安撫司,亦稱瓊管安撫都監(jiān)臺,于是逐稱為“瓊臺”。
宋太祖開寶四年(971年),儋、崖、振和萬安4州水陸轉運事務均由瓊州知事兼管,州治從舊州移至府城。宋元明清至民國期間,瓊山縣建制一直不變,縣府均設在府城。
1950年5月,海南島解放,建制亦依前。1994年4月8日,經國務院批準,瓊山縣撤縣設市,設立瓊山市(縣級市)。2002年10月16日,瓊山、海口行政區(qū)劃調整,析瓊山市改置為瓊山區(qū),隸屬??谑?。
3 尋訪“瓊山”
一個風和日麗的早上,來到??谑协偵絽^(qū)甲子鎮(zhèn)新民村委會,幾經問路終于找到“白石村”,但是歷史上的“瓊山村”之名已經不復存在,估計二村早已合一。無獨有偶,當年那座叫“瓊山”的山頭,如今也被稱作“白石山”。
在村口,60多歲的王明全老伯知道我們的來意后顯得很高興,主動帶路。穿過幾條野草沒膝的小路,我們來到了一座看起來不是很高的山下。王老伯說:“前面就是白石山了。”透過樹枝空隙,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之下,山的頂部,幾塊大石在陽光照耀下泛出白色光芒,顯得特別醒目。走上一道小堤壩,沒用幾分鐘,就來到了山頂。站在這座曾經名叫“瓊山”的山上,天很藍,似乎伸手就可以摘到幾朵白云。
在山頂上,王老伯興致勃勃地帶我們走到幾塊大石前,指著一塊平整的大石說這是個“乞丐床”。傳說古時候,有個來路不明的乞丐,每天晚上來此石上睡覺,后來化成仙人升空而去。王老伯還說,這個山上,過去布滿了白色的大石頭。1969年,生產隊在村北面搞水利建設,用炸藥在此炸石頭,然后砸碎運走。山頂上現存不多的大石頭,是在村里老人的阻攔下才得以留下來。說起此事,王老伯唏噓不已。
白石村的老屋。
從“瓊山”下來,又回到白石村進行走訪。白石村是個古老的村莊,人口不多,才30多戶人家。很多人家墻上鑲嵌著大小不一的白石。在瓊北地區(qū),石頭都以黑褐色的火山巖為主,而地處瓊北地區(qū)的白石村,卻遍布白石,令人甚感意外。另外,村道地面像朱砂般的小石粒引起了我們的好奇,王老伯說在困難年代,村民買不起墨汁,就用它磨出紅色汁液,用于書寫毛筆字。
白石山,這座曾經布滿白色石頭名叫“瓊山”的小山,作為一千多年來“瓊”字名稱的發(fā)源地,不應被人們遺忘。如今,它就像一顆被遺落的美玉,默默無聞地隱藏在青山綠水之間。然而,那些山頂上余留下來的大塊白石,就像是天上的朵朵白云,在陽光照耀下,泛出迷人的異彩。白石山的傳說與故事,猶如一條歲月的河流,流過蒼蒼綠野,流淌在村民的鄉(xiāng)愁記憶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