寓言故事是我國傳統(tǒng)故事類型的一種,用某個事件或者擬人的手法來說明一些道理和教訓,常常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。把這些故事講給小朋友聽,引導他們思考,可以起到很好的開智作用。
1、愚公移山
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,他決心把山平掉,一位老人智叟笑他太傻,愚公說:我世代會堅持終會鑿平,后感動天帝,命令大力神的兩個兒子背走了兩座大山。
2、畫蛇添足
楚國有個?祭祖后,把?壺酒賞給門客。門客們商量說:“?家?起喝這壺酒不?夠,?個?喝還有剩余。于是,比賽畫蛇,先畫好的?喝。”?個?最先畫好,拿起酒壺,卻左?拿著酒壺,右?畫蛇腳?!蹦_還沒畫完,另?個?畫好了,搶過他的酒壺,說:“蛇本來就沒有腳,你怎么能給它畫腳呢?”話剛說完,就把那壺酒喝完了。
3、掩耳盜鈴
春秋時候,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里想偷點東西,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鐘,小偷想把這口大鐘偷回家去,可是挪不動。他想來想去,只有把鐘敲碎,然后再分別搬回家。
小偷找來一把大錘子朝鐘砸去,咣的一聲巨響,把他嚇了一大跳。心想這下糟了,這鐘聲不就等于是告訴人們我正在偷鐘嗎?他心里一急,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,可鐘聲依然傳向遠方。他越聽越害怕,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。
“咦,鐘聲變小了,聽不見了!”小偷高興起來,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,把耳朵塞住,心想,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。于是就放手砸起鐘來,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。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。
4、亡羊補牢
從前,有個人養(yǎng)了一圈羊。一天早晨,他發(fā)現少了一只羊,仔細一查,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,夜間狼鉆進來把羊叼走了一只。鄰居勸他說:“趕快把羊圈修一修,堵上窟窿吧!”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,回答說:“羊已經丟了,還修羊圈干什么?”第二天早上,他發(fā)現羊又少了一只。原來,狼又從窟窿鉆進來,叼走了一只羊。他很后悔自己沒聽從鄰居的勸告,便趕快堵上窟窿,修好了羊圈。從此,狼再也不能鉆進羊圈叼羊了。
5、揠苗助長
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國人,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,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:“可把我累壞了,我?guī)椭堂玳L高了!”他兒子聽說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況,然而苗都枯萎了。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,不但沒有好處,反而害了它。
6、守株待兔
宋國有個農民正在耕田,一只兔子飛奔過來,一不小心撞在田里的樹墩上,撞斷脖子死了。這個農民無意中得到兔子,十分高興,從此便放下農具,守在樹墩旁邊,一心盼望再撿到裝死的兔子。結果,他再也沒有得到兔子,而他的這種行為卻被當作笑話在宋國傳開了。結果,也沒得到兔子,莊稼也黃了。
7、百發(fā)百中
楚國有一個人,名叫養(yǎng)由基,他很會射箭,他能站在百歩之外射柳葉,百發(fā)百中。在一旁觀看的民眾無不齊聲喝采,有一個路人卻說:“基礎不錯,可造之才。” 養(yǎng)由基聽了便勃然大怒說:“別人都說我射箭技術高超,你卻說我‘還可以’,那么你何不代替我射看看?” 那個人不急不徐的說:“我無法教你具體的射箭技巧,你能在百歩之外射柳葉,并且百發(fā)百中,卻不知道在適當的時候停下來休息一下,等到你精疲力竭時,弓就會拿不穩(wěn),箭頭就會瞄不準。只要一箭沒射中,你的一世英名便毀于一旦,這就是我要教你的?!?/span>
8、奮不顧身
李陵,是漢武帝時期的大將軍,深受漢武帝的重用。李陵率軍抵御匈奴入侵的時候,因寡不敵眾,最終投降了匈奴。漢武帝知道以后非常生氣,下令把李陵的全家老小都關了起來,并下了圣旨不允許任何人給她們求情,但是大史官司馬遷十分相信李陵的為人,他覺得李陵投降一定是有苦衷的,于是他奮不顧身的冒死諫言。
他說李陵多次挽救國家于危難,為陛下保家衛(wèi)國,多次保住了皇上的江山,他的忠心和能力大家都看得到。這次根據前線的戰(zhàn)報,李將軍只帶了5000的兵馬,而敵軍足足有十萬大軍,兩軍差距太懸殊了,李將軍投降只是權宜之計,在那邊一定會想辦法回到陛下身邊的。雖然司馬遷說的很有道理,但是漢武帝還是覺得司馬遷違抗了圣旨,把他打入了大牢還處死了李陵的家眷。
9、自相矛盾
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,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。好多人都來看,他就舉起他的盾,向大家夸口說:“我的盾,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,無論怎樣鋒利尖銳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!”接著,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,大言不慚地夸起來:“我的矛,是世界上最尖利的,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,只要一碰上,馬上就會被它刺穿!”他十分得意,便又大聲吆喝起來:“快來看呀,快來買呀,世界上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!”這時,一個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,又拿起一面盾牌問道:“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,會怎樣呢?”“這——”圍觀的人先都一楞,突然爆發(fā)出一陣大笑,便都散了。那個賣兵器的人,灰溜溜地扛著矛和盾走了。
10、風吹草動
春秋時,伍氏一家本在楚國仕宦,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因為得罪了楚平王而被殺,只有他一人逃到吳國。后來伍子胥受到吳王闔廬的賞識,幫助吳國從衰微的國勢走向富強,進而使吳成為一方的霸主。他更借著救援蔡國的名義,出兵攻打楚國,并在占領楚國郢都之后,命令士兵挖出平王的尸骨鞭笞,報了父兄被殺之仇。在敦煌變文《伍子胥變文》中,描寫伍子胥逃亡時,平王的追兵在后緊追不舍,他躲躲藏藏,心中十分驚懼,一旦被平王抓到,肯定會難逃一死,所以只要有一點點不對勁的動靜,他就會立刻藏身起來,等到確定沒有追兵后才繼續(xù)逃亡。后來“風吹草動”這句成語也多用在于驚懼的狀況中。
11、分道揚鑣
南北朝時,魏孝文帝遷都洛陽。元志是當時的洛陽令,他很有才識,看不起那些無能的官僚。一天,他乘車在街上出巡。百姓見這前呼后擁的威勢,都紛紛回避。正巧,前面又聲勢浩大地走來一隊人馬。原來,為首的是大官僚李彪。按理,元志官小,要給李彪讓路??稍酒豢献?,把路堵住。事情鬧到孝文面前。李彪請皇帝評判。孝文帝笑道:還是分道揚鑣吧!
12、大器晚成
東漢末年,有個叫崔琰的人,從小就喜歡舞槍弄刀,不喜歡讀書,到了二十多歲才開始拜師學習。崔琰很聰明,再加上他學習很刻苦,后來成為一個能文能舞的人。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,年輕時不愛說話,看起來呆頭呆腦的,所以有許多人都瞧不起他,說他將來不會有什么出息。崔琰卻說:才能大的人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顯露出來,等崔林年紀再大些,他肯定能成大器的。后來,崔林果然在魏文帝時做了司空,并被封為安陽侯。
14、杯弓蛇影
有一天,樂廣請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廳中喝酒。那個朋友在喝酒的時候,突然看見自己的酒杯里,有一條小蛇的影子在晃動。他心里很厭惡,可還是把酒喝了下去。喝了之后,心里到底不自在,回到家就生了病。
樂廣聽到朋友生病的消息,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。樂廣心里想:“酒杯里絕對不會有蛇”,于是,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。原來,在大廳墻上掛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。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過酒杯的地方,樂廣把這事解釋給他的朋友聽。這人知道原因后,病就立刻好了。
15、拋磚引玉
唐朝的時候,有一個叫趙嘏的詩人。他的詩寫得很有特色,連著名的大詩人杜牧也十分欣賞。 在吳地有一個叫常建的人,對趙嘏十分敬重。一次,常建聽聞趙嘏至蘇州去玩,便很想要獲得趙嘏的詩句。他估算趙嘏一定去當地的名勝靈巖寺游覽,就先在靈巖寺的墻壁上題了兩句詩,期望帶出趙嘏的詩句。
果不其然,趙嘏到蘇州不久,便來到了靈巖寺。當他看到寺壁上兩句詩,一時興起,提起筆來,添上兩句,湊成一首完整的詩。這樣,常建的愿望就實現了。由于常建的前兩句詩不如趙嘏的后兩句詩好,所以人們便把常建的這種做法叫做“拋磚引玉”,意思是拋出一塊磚頭,引出一塊寶玉。
16、爾虞我詐
楚莊王心生退兵之意,卻顧忌自己承擔食言之責。后采納申叔時的計謀,佯裝與宋國進行持久戰(zhàn),迷惑宋國。宋大帥見狀,信以為真,便潛入楚軍主帥的營帳,佯稱本國將誓死抵抗到底,反過來又忽悠了楚軍一把。就這樣,最終兩國議和。春秋爭霸時期,諸侯國之間勾心斗角,玩弄花招,由此可見一斑!
17、不寒而栗
西漢,有一個名叫義縱的人。擔任縣令時,因公正無私,不懼怕權貴,那些違法亂紀的人都非常怕他。后來,義縱升為南陽太守,他聽說有個名叫寧成的都尉橫征暴斂,殘暴無比,于是就派人查實了寧成的種種罪行,給他治了罪。不久,定襄地區(qū)秩序非?;靵y,犯罪分子猖獗,漢武帝便把義縱派到定襄擔任太守。義縱一到定襄,他從監(jiān)獄的罪犯中挑出二百多名重罪輕判的犯人,從重判決,斬首示眾;同時,將二百多名幫犯人逃跑的人一并斬首。這件事引起了極大的轟動,此時雖然天氣不寒冷,可是有些人卻心驚膽戰(zhàn),渾身發(fā)抖。那些過去有過犯罪行為的人,從此之后便老實多了。
18、不合時宜
蘇東坡是宋代有名的文學家,他的詩、畫、字都達到出神入化的水平,后人稱之為“三絕”。蘇東坡在朝廷樂此不疲地上書給皇帝提意見,為朝廷提建議。惹得皇帝和許多大臣不高興。有一天,蘇東坡一邊拍著肚子,一邊緩步走出房門,隨口問侍兒:“你們猜猜我這里邊都是些什么?”侍兒答道:“大人的文章名滿天下,當然是滿腹文章嘍!”蘇東坡搖頭笑道:“不對,不對……”侍妾朝云說:“依我看,學士整天上書,進策,可是人家愛理不理,四處碰壁,回家就滿腹牢騷……所以我看學士是一肚子不合時宜?!碧K東坡拍著肚子捧腹大笑起來。
19、不自量力
春秋時代,鄭國和息國睦鄰相處。一年,息國為了一件小事,和鄭國鬧翻。息國國王要討伐鄭國,就召集大臣來商議。有人說:“陛下和鄭國國王同姓,不要輕易動武?!币灿腥苏f:“我們的威望是不是比鄭國高?”還有人說:“我們的力量是不是比鄭國強?”息國國王對這些勸說一點也聽不進去。他下令要全體士兵向鄭國發(fā)起襲擊。鄭國馬上出兵迎戰(zhàn)。最后,息國被打得丟盔棄甲,狼狽不堪?!安蛔粤苛Α本褪遣缓饬孔约旱膶嵙Χp舉妄動。息國正是犯了這個錯誤而遭失敗。
20、大逆不道
秦朝末年,各地紛紛舉兵抗秦,最后則形成劉邦和項羽互相爭霸的局面。當初項羽和項梁在起兵之初,為了號召反秦的需要,擁立一個傀儡皇帝楚懷王,各處抗秦的義軍也都尊懷王為義帝。項羽表面上是尊崇懷王,但實際上卻不聽從懷王的命令。不但自己稱號為西楚霸王,并且強迫義帝遷到長沙,后來更加以殺害。漢王聽聞義帝被殺,心里非常難過,于是為義帝舉辦喪事,同時公開指責項羽“大逆無道”,意思就是說罪行重大,嚴重違反應有的君臣倫理。后來“大逆不道”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,用來指違反倫常,罪惡深重。
閱讀傳統(tǒng)文化里的經典故事,有著巨大作用。能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、使孩子終生受益。典則讀書里的“睡前故事”里精選了120個經典的故事,帶孩子聽一聽,能夠激發(fā)孩子想象力和智力,多讀多聽,無形間塑造一個人的談吐與氣質。私信我一起參與共學傳統(tǒng)文化的行動